分享到
微博 腾讯 空间
首页 > 生活 > 旅行 > 正文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2016-06-09 15:23来源:未知编辑:姚梦雪

走进贵阳西南的安顺天龙屯堡,仿佛穿过时空的巷子,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,但明朝的遗风一直传承至今。这里的妇女们依然穿着明代样式的翘头花鞋,俗称翘翘鞋。每逢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天龙屯堡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,距贵阳市72公里,喀斯特地貌的大山深处,有天台山、龙眼山两山脉,是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,早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,名为“饭笼驿”。本世纪初当地儒士认为“饭笼”二字不雅遂改名为“天龙屯堡”。

天龙屯堡的汉文化源于600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调北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。明朝军队征服西南后,朱元璋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,随后又从南京、江西、安徽等地把一些工匠、平民等迁至贵州。随着历史的变迁,这些南下的汉族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,执着地恪守世代传承的生活习俗,形成了现在被称之为“屯堡文化”的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细雨如丝,轻抚过石板铺就的小路,呈现出温润如砚的质感。清晨时分走进天龙屯堡,一切都还未从睡梦中醒来,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样子。巍然森严的石制屯墙、屯门和高耸的碉楼,将这个贵阳西南的偏僻小镇涂抹上一层浓郁的军事色彩,整个屯堡看上去就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小小城池。经过寨门,一条主干道通向屯堡深处,两边延伸出弯弯曲曲的小巷,把家家户户串联起来。一条清澈的小溪贯穿古镇,其风韵又俨然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。

600多年前,明皇帝朱元璋下令数万平定梁王的西征军队在贵州就地军屯,还将他们的父母妻儿送到戍地,让他们在这里安家立户,七分屯种,三分操备,世代承袭,现今的天龙屯堡人就是这些明代军户的后裔。有意思的是,600年过去了,这些来自江浙的汉族人竟然没有被当地其他民族同化,他们的语言、服饰、民居建筑甚至娱乐方式,都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汉族传统,保留着军营的痕迹。以至于今天的安顺、平坝县以及邻近地区,有许多村寨沿用着当年屯堡的名称,村民们依旧遵循江南古老的风俗礼仪,年复一年地头戴面具上演着地戏,不厌其烦地讲述着祖先奉命西征的往事,还会拿出厚厚的家谱族谱证明自己的血脉传承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的穿着打扮,在天龙屯堡却是日常生活的便装。

在屯堡见到镇上的女性不能乱称呼,要称“娘娘”(一声),对小姑娘称“小娘娘”,结过婚的年轻妇女称“大娘娘”,老年妇女则称为“老娘娘”。屯堡的妇女几乎都穿着一双非常别致的绣花翘翘鞋,也几乎都会做这种翘翘鞋。布制的千层鞋底,鞋面上有尖头向上翘起呈倒钩状,鞋帮大多以蓝色、青色、绿色为底色,上面是手工绣制的各种色彩斑斓的纹样。有的还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,一直到脚踝或者小腿肚,从脚踝以上则打着绑腿。

屯堡的翘翘鞋由来已久。屯堡的女人们为了行军和劳作的需要一律不裹足,,当年男人们在外打仗,女人们留守家园,为防止外人欺侮,女人们的鞋头被做成翘起的样子,中间藏有小刀,危急时刻这玲珑的翘翘鞋就变成了防身的利器。如今的翘翘鞋已不再内藏刀片,但翘翘的式样被保存了下来。屯堡的女人们爱穿翘翘鞋,不论去哪儿,就连在田间地头劳作也会穿着这样的鞋。走在古镇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娘娘悠闲地坐在树荫下,三三两两的一边纳着手工活,一边说说笑笑聊着天,她们手上正做着的往往就是翘翘鞋。天龙屯堡内可以买到不同尺码花色的翘翘鞋,样式别致绣工精美,同行的朋友爱不释手,立刻买下了一双换在脚上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除了脚上一双尖头的绣花翘翘鞋,屯堡人独具特色的明代服饰文化,也主要体现在妇女们的身上。她们的装束依然保持着祖制,宝蓝色的长衣大袖,外围深蓝色的围腰,腰间系上一条黑色丝带。精致的花边透着江南刺绣的神韵。长发挽起用圆网罩于脑后,并且佩戴着玉簪等首饰。这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——“凤阳汉装”。屯堡当地有流传的俗语形容她们的装束是:头上有一个罩罩(头帕),耳边有两个吊吊(耳坠),腰上有两个缲缲(腰带),脚上有两个翘翘(翘翘鞋)。

从天龙屯堡妇女的装束上可以分辨出该女子婚否,以及家庭结构等信息。这里的未婚少女都梳一条长辫子,而已婚的女子除了要把头发挽起来,往往还需要剃额修眉。屯堡的老娘娘们头顶都是没有头发的,因为按照习俗,女人结婚后就要将头顶的头发全部拔掉,以此表示对在外征战的丈夫的忠诚。那些头上罩白色头帕的大娘娘说明她的家里还有婆婆,现在还是儿媳妇的身份。如果头上罩的是黑色的头帕,则说明她已经身为婆婆,是家中年长的妇女了。

我们在弯曲的小巷(当地人称“坎”)里穿来绕去,常会遇到身着蓝色长衫、脚穿翘翘鞋,仪容端庄的妇女走过,她们身后摇曳的长长的黑色丝带,将人的神思带入了明朝的古老传说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地戏,俗称跳神,由军傩演变而来,盛行于屯堡村寨,是集祭祀、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。以憨直拙朴、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,用唱、念、做、打的艺术手法,表现中国古代忠义故事和神话传说。被称为戏剧史上的”活化石”。曾经在法国、西班牙、日本等国演出,引起轰动。

穿着翘翘鞋往古镇深处走,踏着600年铺就的石板路,眼中是依然矗立的碉堡和家家户户还留着望窗的宅院,如同进入了时空隧道,重回了远离我们的明朝。

天龙屯堡的石屋平时用于居住,战时即可用来防御。石墙高大、厚实,带有可以望四周的碉楼。石门的构造都非常矮小,难攻易守。所有的民居都可以通过后门相通,既独立,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。屯堡的街巷不但纵横交错,而且非常众多,十分狭长。在巷子的两端大多做有圆形的门,原来这门也是为了御敌而修建的。这样一来,每条街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联合作战。进入巷中就如同走进了迷宫,如果敌人贸然进入,封闭各个道巷门即可从狭窄的窗口击敌,有如关门打狗一般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屯堡古镇上真可谓“满目皆石”。每一条小巷都由石板铺制,纵横交错,狭长而幽深。走在名为“九道坎” 的窄巷,窄窄的石板路仅够两人擦肩而过。每一间古屋的墙壁都是用巨大的方石修砌而成,错落有致,敦厚而结实。从高处向下放眼望去,更是白白的一大片,一块块厚薄均匀、大小相近的石片稳稳当当地盖在房上。这也正是著名的“贵州八怪”之一——“石板当瓦盖”,屯堡人可谓把石头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。

除了军事作用,这些古老的石屋也非常有看头,屯堡内的院落还带有明显的江淮特色。每家每户的垂花门和木构件都精雕细琢,那一丝丝温柔的江淮情调,无不镌刻着怀乡的暖意和情趣。不同的是,屋顶、山墙、后檐墙则就地取材由石板、石块造就,真可谓是江南木雕与本地石材的结晶佳作。

我们沿着横穿天龙屯堡的小河缓缓前行,重拾的是已经被时光淹没的古老江南的风韵和小桥流水人家,空气中弥散着悠悠岁月的醇厚气息。

戏剧“活化石”之三英战吕布

沉浸在这地戏与茶香中,仿佛穿越时空隧道,与历史对话,浮现出那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悠悠岁月。

天龙屯堡非常有名的还有“地戏”,地戏也称跳神。顾名思义就是不搭建戏台,直接在平地上演出的戏剧。相传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,作用是鼓舞士气,由南下大军带入贵州,随着时光的流逝,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。而这种贵州深山中的戏剧也几乎成了江南水乡文化的绝版,因为即使在现在的江南水乡,也很难见到这一珍贵的民间戏种了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地戏一般边唱边说,除了一鼓一锣别无其他伴奏。演员全部是男性,一人领唱众人伴唱。曲调简单,通俗易懂。演员无须化妆,演出时脸用黑布蒙起来,头上戴一种用原木做成的面具(俗称“脸子”)。地戏靠着角色的走位交待剧情,正因如此,地戏的剧情大多简单,多数为古代至明初的民间故事与传说,但所反映的内容却都是与精忠报国有关,不谈风花雪月,更不说才子佳人。屯堡地戏的演出一般都在演武堂,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院子,两面是木制的小楼,一面是用来演出的地方,石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“脸子”。在地戏表演中,“脸子”是最重要的道具,在屯堡人心中,“脸子”是英雄的缩影,更是神灵的化身。屯堡的戏班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地戏,大家坐在周围的长凳上观看。激扬的锣鼓声在院子里响起,演员们全副古装地卖力演绎。当天演出的剧目是《三英战吕布》,精致华美的脸子,繁华鲜艳的戏服,简单激越的打斗,高亢悠长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依稀可辨的念白唱词回绕在耳畔,悠然的心境已经随着吕布与刘关张身后彩旗雉羽的舞动,被带入荒寂缭乱令人痴迷的岁月长河。

在时间深处,在大山深处,时光仿佛停止了前进的脚步,屯堡人在这里延续自己的血脉,一代又一代,固守着原有的习俗和文化,乡音未改,服饰依旧。这飘逸在大山皱褶里的明代遗风,犹如风蚀的化石,古老的民谣,召唤着人们去寻觅先民的足迹。

吃喝玩乐攻略

交通:在贵阳客车站或体育馆汽车站,乘到安顺的大巴,20分钟一班,30元/人。在“天龙”高速出口下车,步行3千米或乘摩托车10元可至天龙屯堡。也可从安顺乘到平坝的中巴,在天龙下,6元/人。也可在平坝下车,乘发往安顺的中巴。

住宿:天龙屯堡有几家客栈, 标间大概50元/间。如果你只需要一张干净舒适的床,建议可到七老板家。七老板家二楼是“农家乐”餐厅,三楼是客房,15元/床。 餐饮: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相对封闭的环境,屯堡饮食最大的特色是利于储存。当地主要的美食有粑粑辣子、血豆腐、鸡辣子、带皮仔牛肉等。 票价:门票全价35元/人,淡季20元/人,包含导游和地戏表演的费用。 购物 :木质地戏面具、手工绣花的翘翘鞋、蜡染、银饰、屯堡古酒等都是不错的旅行纪念品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天台山:位于安顺以东27公里,被称为“黔南第一山”,山巅上有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伍龙寺,存有吴三桂留下的宝剑等遗物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红枫湖:距贵阳33公里,湖域水面东西2公里,南北达25公里,四周遍布红枫树,一定要秋天去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地戏一般边唱边说,除了一鼓一锣别无其他伴奏。演员全部是男性,一人领唱众人伴唱。曲调简单,通俗易懂。演员无须化妆,演出时脸用黑布蒙起来,头上戴一种用原木做成的面具(俗称“脸子”)。地戏靠着角色的走位交待剧情,正因如此,地戏的剧情大多简单,多数为古代至明初的民间故事与传说,但所反映的内容却都是与精忠报国有关,不谈风花雪月,更不说才子佳人。屯堡地戏的演出一般都在演武堂,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院子,两面是木制的小楼,一面是用来演出的地方,石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“脸子”。在地戏表演中,“脸子”是最重要的道具,在屯堡人心中,“脸子”是英雄的缩影,更是神灵的化身。屯堡的戏班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地戏,大家坐在周围的长凳上观看。激扬的锣鼓声在院子里响起,演员们全副古装地卖力演绎。当天演出的剧目是《三英战吕布》,精致华美的脸子,繁华鲜艳的戏服,简单激越的打斗,高亢悠长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依稀可辨的念白唱词回绕在耳畔,悠然的心境已经随着吕布与刘关张身后彩旗雉羽的舞动,被带入荒寂缭乱令人痴迷的岁月长河。

在时间深处,在大山深处,时光仿佛停止了前进的脚步,屯堡人在这里延续自己的血脉,一代又一代,固守着原有的习俗和文化,乡音未改,服饰依旧。这飘逸在大山皱褶里的明代遗风,犹如风蚀的化石,古老的民谣,召唤着人们去寻觅先民的足迹。

吃喝玩乐攻略

交通:在贵阳客车站或体育馆汽车站,乘到安顺的大巴,20分钟一班,30元/人。在“天龙”高速出口下车,步行3千米或乘摩托车10元可至天龙屯堡。也可从安顺乘到平坝的中巴,在天龙下,6元/人。也可在平坝下车,乘发往安顺的中巴。

住宿:天龙屯堡有几家客栈, 标间大概50元/间。如果你只需要一张干净舒适的床,建议可到七老板家。七老板家二楼是“农家乐”餐厅,三楼是客房,15元/床。 餐饮: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相对封闭的环境,屯堡饮食最大的特色是利于储存。当地主要的美食有粑粑辣子、血豆腐、鸡辣子、带皮仔牛肉等。 票价:门票全价35元/人,淡季20元/人,包含导游和地戏表演的费用。 购物 :木质地戏面具、手工绣花的翘翘鞋、蜡染、银饰、屯堡古酒等都是不错的旅行纪念品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天台山:位于安顺以东27公里,被称为“黔南第一山”,山巅上有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伍龙寺,存有吴三桂留下的宝剑等遗物。

贵州天龙屯堡 一起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

红枫湖:距贵阳33公里,湖域水面东西2公里,南北达25公里,四周遍布红枫树,一定要秋天去。

分享到:

热点资讯 RECOMMEND
分享资讯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
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Copyright © 2009 - nvrenzhai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内容合作:(投稿&约稿1078060607
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235号 - 蜀ICP备15034923号-3